• Flying Chicken
  • Posts
  • Episode 56. Vibe Coding 成果總是不穩定?從規格出發的 AI 程式開發成為新風潮

Episode 56. Vibe Coding 成果總是不穩定?從規格出發的 AI 程式開發成為新風潮

AI 當官?阿爾巴尼亞首創虛擬內閣成員 | 虛擬試妝、試髮?AI 打造全新零售體驗

小雞跟著 AI 一起 Vibe Coding

🌟 上週熱點

2025/9/8~2025/9/14

500+則AI、行銷、營運、管理相關新聞挑出以下3則資訊,幫你節省1天的閱讀時間:

💡 Vibe Coding 成果總是不穩定?從規格出發的 AI 程式開發成為新風潮

Vibe Coding 剛竄紅的時候,我聽到不少工程師提醒:「寫程式碼只是一小步,最重要的是前面的 Spec (規格) 要搞清楚。」

沒有清楚的規格,人們會因為沒有管理歷來的 prompt ,不僅無法把 AI 寫出來的程式交給其他團隊成員接手,連自己都難以重現。這個就是所謂的 “Prompt and Pray“,而沒辦法把 vibe coding 變成成效穩定的產品工廠。

也因此 ,規格書驅動的 Vibe Coding ,成為新的一股潮流。從之前介紹過的 AI IDE Kiro 主打先訂好規格,再根據規格產出程式碼,如今 Copilot 也推出了一款開源工具 Speckit,透過以下 4 個步驟,再結合常用的 AI 程式助手,讓 Vibe Coding 的成果更穩、可重現、可擴張:

1. Specify (規劃)

  • 對產品的高層次描述,關注使用者體驗與成功目標。

  • 回答「要做什麼」,而非「怎麼做」。

2.Plan (計畫)

  • 技術性的詳細計畫,定義了tech stack、架構與各種限制。

  • 為程式代理提供了「如何做」的明確指導。

3.Tasks (任務)

  • 將大計畫拆解成可獨立執行與測試的小任務

  • 讓工作變得具體化,便於追蹤與驗證。

4.Implement (實作)

  • 這是程式代理執行任務並撰寫程式碼的階段。

  • 它讓開發者能專注審核小範圍、有針對性的程式碼變更。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來玩 Kiro 和 SpecKit,讓自己的 Vibe coding 專案更清晰可控。

另外,我覺得這篇詳述從 Vibe Coding 潛在的混亂,以及為何要轉換到規格驅動的程式開發寫的滿易懂的,也歡迎有興趣深入研究的朋友點閱細讀:告別 Prompt‑and‑Pray,到 Spec‑Writing 當工廠

📖 參考資料:GitHub 

💡 AI 當官?阿爾巴尼亞首創虛擬內閣成員

政府公開招標老是逃不過「圖利廠商」的爭議?那要不交給 AI 來把關!

長年受貪腐之苦的南歐國家阿爾巴尼亞上週宣布第一位非真人的內閣成員—Diella。

這位外表以女性方式現身、身穿阿爾巴尼亞傳統服飾的 Diella,其實是一個 AI 生成的角色。阿爾巴尼亞總理 Rama 宣布,政府所有的公開招標,接下來都會交由 Diella 處理,讓每一筆公開招標都合理合法,讓貪腐無處可乘。

由 AI 來負責政府採購,究竟是一種噱頭,還是真的能有效遏止貪腐的做法,其實還值得觀察。畢竟,只要 Diella 是由人為創造,就依然充滿著人為操作的空間。目前阿爾巴尼亞政府也沒有提供關於 AI 出錯、人為監督等進一步的細節。

暨去年烏克蘭外交部推出了 AI 發言人 Victoria Shi,定期更新烏克蘭外交部的資訊。讓 AI 走入政府,似乎成為一股風潮。

📖 參考資料:Politico, The Guardian

💡 虛擬試妝、試髮?AI 打造全新零售體驗

AI 對零售業的改造是方方面面的:從倉儲揀貨、物流運輸、門店管理,到線上體驗。

之前我們在 Walmart 的一天中,我們看到 Walmart 如何運用 AI 把前三者做到極致。而美國美妝零售商 Ulta Beauty 的則讓我們看到, AI 如何深化客戶線上體驗。

例如,Ulta Beauty 把產品試用從「線下」搬到「線上」: AI 幫助消費者透過試美妝、試假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各項美妝產品,不論是口紅、粉底液、眼線、眼影,每個產品的各種色號,都可以即時透過攝影機看到用在客戶臉上的樣子。不用再跑實體門市,就可以隨時虛擬試戴假髮,或者嘗試不同髮色,試到滿意再下單購買。

下一步?未來有沒有可能是讓 AI 幫你試香水,連氣味都能「雲端體驗」?當視覺、聽覺、嗅覺都逐步可以雲端化,新的零售時代就來了。

📖 參考資料:Nvidia Blog, Digital Commerce 360

🐥關於Flying Chicken

雞原本會飛,現在卻不會了。

因為學飛,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摔跤。雞沒練習,就逐漸失去這能力。

所幸他們還有翅膀,當真的面臨威脅,還是可以跌跌撞撞地飛起。

這份電子報,是我學「飛」的過程。過程中掉了很多羽毛,讓我有赤身裸體的不安全感。但其實飛到高處,沒有人看得出來。

我寫程式、串接API、訓練AI 機器人,在網路上尋找、分類、排序、產出這份電子報。我老公說,我跟AI 機器人相處的時間,比跟他還多。

電子報的主題是我過去做過,現在依然有熱情的三大領域:行銷、營運、管理。我好奇,在AI浪潮下,這些領域將出現何種變化,因此這份電子報的內容主要集中在AI工具行銷、營運、管理上的實作案例

如果你也是行銷、營運、管理、AI的同好,歡迎回信給我,我們一起學飛:[email protected]